阅读历史 |

第6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,你没事吧?那杜元然……”

不等他把话说完,景玓便主动接过话,“爹,以后不要再让他进府,我既然敢悔婚,这辈子便不会再与他有任何交集。”

景良域点了点头,突然话锋一转,“钰王爷今日前来……”

景玓再次打断他,并朝他微微一笑,“爹,你不用说我都知道,其实没必要如此,区区一个杜元然我能应付,何必再欠他人人情呢?”

面对她的变化,景良域一时间还有些不习惯。但不习惯归不习惯,他也乐见女儿变得沉着冷静,而不是成天到晚都只想着那杜元然。

“爹,府里太无聊了,我能否做点别的事打发时间?我瞧着那杜元然一点都没死心,还想着挽回我,您能否安排一下,让我既有事可做,还能不动声色的躲他远远的?”景玓突然开口。

要她整日待在一个几十平米的地方,那是绝对不行的。

而眼下,‘疗养情伤’无疑是最好的借口,让她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人情世故,如此她才有机会去寻找偏门回二十一世纪……

对于女儿的要求,景良域自然应允,毕竟他也不希望女儿再有功夫去想杜元然,如果旁的事能分散女儿的心思,那再好不过了。

“你大哥应货商相邀去了京外,怕是还要两月才能回来,正好我们锦荣米行缺人,你要是觉得无聊,便去米行走走,顺便查看一下米行这一月的账簿。”

“好!”景玓一听,立马应下。

安启侯府在京城虽有地位,但在朝中并无实权。帝王忌惮外戚拥权,这一点所有人都心知肚明,不过帝王对他们景家也不赖,让他们景家在商行恣情发展,如全国最大的锦荣茶行、锦荣米行、锦荣布庄,就都是他们景家的产业。

景良域已过半百,如今侯府所有产业的话事人是长子景炫。在景玓原身的记忆中,景炫是个工作狂,如今二十有八了,还没成家立业。

景家二女景知玥也是原配所出,不过已经嫁人,如今是沂丰城城主夫人。

景玓头上还有三哥、四姐、五姐,这三位都是姨娘傅书琴所生。三哥景骁帮着大哥景炫打点家族生意,平日里也鲜少在家中露面。四姐景知婳和五姐景知琇是一对双胞胎,只比景玓年长一岁,如今十八,都还待字闺中。

景玓原身跟那三个庶哥庶姐并不亲近,除非有要事聚在一起,否则几乎不怎么来往。而且四姐和五姐喜欢打扮成一模一样让人无从分辨,她总觉得这是恶趣味,更是不愿同她们多来往。

有了景良域首肯,景玓当天就带着香杏去了锦荣米行在京城的一家分铺。

这家分铺不临旺街,生意比起其他分铺来很是冷淡。她去了以后,在铺子里闲逛了许久都没见到一个买客。

掌柜周兴当着她的面笑眯眯的,但每每转过头看大门时都忍不住叹气。

“周掌柜,叹何气呢?”香杏好奇地问他。

周兴看了看柜台后的景玓,张着嘴想说什么,但好像被什么卡住了似的又啥都说不出来。

景玓虽然在翻看账簿,但账簿上就那么几笔生意,压根就没啥看头。

瞧着两鬓斑白的老掌柜那欲言又止的样子,她索性将账簿合上,微笑地问道,“周掌柜有何话但说无妨,若是有何难处,也可说来我听听。”

“唉!”周兴似乎憋不住了,经她这么一鼓励,便也打开了话匣子,“不瞒六小姐,小的掌管这间铺子也好几年了,这间铺子不临街,生意素来冷淡,以往都将这处铺子当做粮仓所用,上月初,三公子突然下令,要小的招揽生意,说是秋收快到了,为了给新米腾地儿,仓里的旧米必须在这月底卖尽,否则就辞退小的……”

景玓低垂着眉眼,听他突然停顿,这才抬起眼,笑问,“三公子的意思是要你尽快清仓?”

周兴点头,“是的,六小姐。”他为难道,“只是这处铺子较为偏僻,平日里都没几桩生意,突然间要小的把仓里上万斤米卖尽,小的实在做不到啊!”

景玓道,“只是清仓,不难办。反正京城就两大家米行,据我所知,另一家吉鸿米行是太子的产业,我们做几日清仓活动他应该不会有意见。”

周兴眨巴着眼望着她,对她所说的话明显没听懂。

景玓也不卖关子,直接交代起来,“先让人准备一块牌匾,要大,挂在外面最显眼的地方,上面落字,‘从明日起,为期三日,凡在此铺购米,买一石送一斗,售完为止。’

闻言,周兴嘴巴不由得张大。

香杏在一旁也听得咋舌,“小姐……这……这能行吗?”

景玓微微勾唇,“这叫刺激消费,不搞点赠送活动,这太平盛世的,谁会往家囤米?何况京城大米都让我们锦荣米行和吉鸿米行垄断了,就是正常卖价折四成也有赚,一石送一斗,完全不亏。再者,平日里的垄断恐怕早就让百姓生了怨言,如此惠卖,说不定还能换来些好口碑。”

香杏面露担忧,“此事要不要知会三公子?”

景玓摇头,“不用。”随即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