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穿书之福运绵绵 第188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马文娘的嫁妆中。

司马睦这一个做弟弟的,肯定不会小心眼儿的计较长姐司马文娘的嫁妆丰厚程度。司马睦指不定还会拿出一点私房来帮衬,让司徒家的聘礼更好看些。毕竟司徒家的聘礼简薄了,也是落司马睦这一个女婿的脸面。

“滢儿肯给,咱家且收着。总归是置办成聘礼,也是不在宁王府的跟前落太多的体面。只是这事情咱们还得写信告知淇儿,让他知道他姐姐为他操足心思。”杜绵绵与丈夫商量一话。

“当如此。没得亲姐操心,淇儿得福后,还是认为理所应当。淇儿是得记下姐姐的帮衬。”司徒弘光也觉得妻子的话在理。

凭着长子的这一桩婚事能成,司徒弘光就相信女儿在里头一定有帮衬上大忙。

次日,司徒弘光去一趟宁王府。司马睦那儿与岳丈司徒弘光一商量,还真是双方都有意把司徒家的聘礼是置办的体面些。

对于嫡妻拿出珠场利益来帮衬,司马睦没二话的就同意。毕竟这一桩婚事他不反对,他自然就不会想看着到司徒家的聘礼太简薄,最后让姐姐文娘丢脸。

于是在乾元帝三十六年,秋。

司徒家要请大婚,要向宁藩的大郡主求亲一事。一旦办下来,这等消息瞒不了人的。一时间也是热闹过一回。当然,是小范围的。司徒家没想着闹大发。

京都,宁藩,来来回回的应对求亲之事。也是挺折腾人的事儿。好歹这把事情定下来。

来年乾元三十七年的春,司徒佑淇就与大郡主司马文娘大婚。主要是司徒佑淇的年岁大了,至少在这一个时代里,司徒佑淇可不好再担搁下去。

便是宁王府那里也担忧司马文娘的年岁更大,再担搁下去,与司马文娘同岁的妇人,那都是吃上媳妇茶。

乾元三十六年过去,迎来乾元三十七年的开春。

新一年,这一年的京都很热闹。因着今年的春闱。朱家的朱铭参加了这一年的春闱,当然不出意料的落榜了。

杜绵绵、司徒弘光却是不在意这等事情。因为杜绵绵和司徒弘光都是一起在途中。他们是一起往宁藩去,去参加儿子司徒佑淇的大婚。

司徒佑淇在宁藩当武官。他成婚后,自然还是落地生根在宁藩。

杜绵绵和司徒弘光心疼儿子,于是没准备让儿子休假成婚,也没准备折腾大儿媳司马文娘。于是就只能苦一苦杜绵绵自个儿。她与夫君是一道北上,去参加长子的成婚喜宴。

一路顺遂,杜绵绵和司徒弘光顺顺利利的到宁藩。

司徒佑淇在宁藩的大婚,自然要备宅子。好在司徒家还有一点家底子,所以宁藩治下的州城所在,司徒佑淇这一位将要当新郎官的人,那是喜提一座宅子准备当新房。

这里头有宁王府在,这宅子司徒家是买得顺顺利利。

大五进的宅子,价格非常便宜,位置非常的好。离着宁王府就一条街道的距离。这里头有什么弯弯,杜绵绵这一位买宅子的经手人最清楚。不外乎就是宁王府的长辈心疼将要出嫁的小辈。这盼着司马文娘出嫁后,想回娘家时,一抬腿就是很快能成。

宁王府。

李侧妃知道世子妃司徒氏的爹娘来宁藩。她更知道表姐司马文娘要嫁进司徒家,成为世子妃司徒氏的弟妹。

光想想这世子妃与大郡主之间的复杂关系。李侧妃头疼。她知道往后姑母宁王妃的身边,表姐司马文娘必定是乐意多说说世子妃司徒氏的好话。

“上苍真不公平。”李侧妃嘀咕一句。她心有不满。奈何在现实面前,她又是得任人摆布。李侧妃就觉得心口疼。她心头不舒坦起来。

不管李侧妃这儿一点小事。

宁王府的东院中,司徒滢滢这一位世子妃挺高兴。她眼瞅着弟弟司徒佑淇能迎娶美娇娘,还是把自家的大姑姐娶进门。

司徒滢滢心生欢喜。毕竟大郡主为人好,瞧着是一位好相处的。最主要还是迎娶这样一位嫡妻,对于弟弟而言是一桩人生大喜事。做为姐姐,司徒滢滢当然是盼着弟弟得偿所愿后,那是一辈子前途光明。

乾元三十七年,春末。

杜绵绵等了这些年,终于在这一年的春末是得着长子长媳的磕头。也是长子大婚后的次日,她是喝上媳妇茶。

杜绵绵不是头一回见大郡主。可这一回的见面,这身份不同。

“儿媳请娘用茶。”大郡主这一回见礼,是按着民间的法子行的家礼。杜绵绵得别人一分礼,她就回敬两分礼的。

她吃过媳妇茶后,还是轻自搀扶起儿媳妇。递上手腕上褪下来的镯子。杜绵绵说道:“今个儿是头一回咱们婆媳正式的见面,我就是受你这一礼。按说真是依礼,咱们得先敬国礼,再重家礼。往后淇儿媳妇,你可不要这般多礼。”

司徒弘光已经是吃过媳妇茶,这会子见着妻子与儿媳这般说话。司徒弘光不多语。他就是吃一盏媳妇茶,然后当一个少语之人。

“儿媳全听娘的。”司马文娘不是扭捏之人,她瞧出来婆母是实心实意。她便是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