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穿书之福运绵绵 第75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杜绵绵很快收到娘家的回信与回礼。她还得到一个新的消息。

“你在笑什么,瞧瞧你这开心的模样,一定是喜事。”朱弘光瞧着妻子的样子,他是问一话。杜绵绵回道:“是喜事,敏二哥在昨个儿得一子。二嫂嫂生下一个哥儿。这时辰生在大年初一,倒是巧。”

嘴上说着巧,倒真不是巧。

是余皇后薨逝,皇城的钟声长鸣,临近产期的敏二奶奶佟氏被惊住,她就是受惊之下生产的。

“敏二哥添一子,确实是大喜事。只是如今国丧期间,这洗三宴、满月宴必是得省下来。”朱弘光说的实在话,国丧一年,这当然不能办喜宴。特别是在京城,天子脚下,皇城根前,得特别的注意一些。

若是离着京都远,山高皇帝远的还可能不那么多的忌讳。毕竟商贾人家讲究少。当然杜家有读书人,那忌讳同样得守好。

“洗三宴、满月宴不举办,咱们应该送的礼物,还是要送去。”杜绵绵说到。

“侯府不缺那三瓜两枣的,咱们还得走公中送礼,确实不能省。”朱弘光笑着回话。

乾元十六年的一开年,就是应在余皇后的丧事之上,这等不吉利的情况下,宫中一片凄凄哀哀的气氛。

太子妃在忙碌余皇后的丧事,同时要打理好宫务。在强撑之下,总算是撑到余皇后的丧期结束。然后太子妃就是病了。

太子妃一病,东宫的气氛也变得不好起来。

大皇孙每一日结束课业后,他都要来探望母妃。在病中的太子妃当然更想念儿子。只是念着在病中,她怕把病气传染给孩子。太子妃多数的时候只是让大皇孙隔着屏风,母子二人就是说说话。

京都外城,忠勇侯府。

侯夫人最近心情不怎么好。主要是太子妃病了后,定国公府那一边传来的消息不怎么好。乾元帝最近罚着许多的朝臣。这里面就是关于请立皇太孙的一些人。

文臣被罚,定国公府的一些人脉,一些培养起来的人被扫到台风尾,也被乾元帝收拾一回。

在这等情况下,朱侯爷和朱世子去北地的日期自然便是定下来。这没得拖延。忠勇侯府也怕给乾元帝留一个坏印象。

离开的前一天,朱侯爷歇在庆晖堂。

朱侯爷当然要给侯夫人做一些脸面,夫妻二人又是谈一回话。朱侯爷说道:“我离开后,府上的一切就托给夫人。”

“侯爷放心,我一定给侯爷守好家。府上有我在,侯爷与晔儿在北地一切都可安心。”侯夫人给一份保证。朱侯爷一听后,他是握住妻子的手,他说道:“一切有你,我自然是放心的。就是要辛苦你一回。”

“做为侯府的主母,我哪有什么辛苦的。全是我的份内事情。真讲辛苦,是苦了侯爷和晔儿,你们北地一行是为府上争光添彩,是你们吃着苦头才给侯府存一份体面与荣耀。”侯夫人说着关心的话。

朱侯爷听着这一番话,他觉得非常的妥帖。

在庆晖堂与嫡妻交一回心,朱侯爷带着满意的心情,他与嫡长子朱弘晔是一起出发。

余皇后过逝,太子守孝,秦王守孝。其余的塞王让乾元帝打发回北地。哪怕晋王、宁王一再请求,乾元帝没同意。晋王、宁王就得带着遗憾的离开京都。

春将过,夏将来。

京都内城,忠勇侯府。

杜绵绵早出双月子。她在一个午后是带着龙凤胎到花园子赏花时,她遇上两个小姑子。

“嫂嫂。”朱玉萱、朱玉蓁一起对杜绵绵福一礼。

杜绵绵回一礼,她笑道:“二位妹妹太客气,这般好天气,二位妹妹也是来赏花。”

“是啊。花开得好,剪几枝回去插瓶。”朱玉萱笑着回话道。

“我和三姐姐一样的想法,就是想着选得中意的回去插瓶。”朱玉蓁回一话道。

“春日百花开,二位妹妹可莫要挑花眼儿。”杜绵绵打趣一回。

“四嫂嫂在呢,你给出出主意。”朱玉萱提一句。朱玉蓁同样的说法,她道:“三姐姐的说得对,四嫂嫂,你给出出主意。”

“插瓶这一回事儿,就挑一个心底乐意。妹妹们喜欢就好,我这主意出不出的都不重要。挑着哪一枝花,那要合着妹妹们的眼缘。”杜绵绵笑着转移话题。

“啊啊啊……”就是此时,被奶娘抱怀里的七姐儿和七哥儿是喊起话来。两个小孩儿的眼珠子是盯着满园的花朵,那是啊啊的说着话。当然没一个大人能听懂就是。

“瞧瞧,小孩儿都懂得美丑。这会儿抱他们来花园子里赏花,他们就是不闹腾。”杜绵绵嘴里说着嗔怪的话,她的脸上,她的眼眸中却是笑意盎然。

瞧着一对小侄儿、小侄女,朱玉萱、朱玉蓁都是非常有兴趣,她们乐得陪着小孩儿玩闹一回。

“有两个开心果在身边,四嫂嫂每一天都能瞧着趣事,得着欢喜。”朱玉萱逗弄着小侄女,她是说着这一话。

朱玉蓁凑到小侄儿的身边,她是逗弄一下孩子,她说道:“姐姐说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