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辞天骄 第643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呢喃近在耳侧。

狄一苇低头抽了一口烟,吐出一口云团似的烟圈,烟圈里她脸色苍白,眼眸濛濛。

像看见早已被惊破的梦。

……

从灵泉村出来,前方出现一条河。

河上拱桥如月,河下轻舟来往。

轻舟之上多是山女,船尾载着各色山货和果子。

桥上栏杆上插着长长的柔软的树枝,树枝上绑着各色精巧小灯,尾端吊着半串铜钱。

桥上立着一些人,都戴着面具。

有人将绑了铜钱的树枝从桥上放下去,舟上的山女便拉住柳条,取下钱串,再将藤条小框装好的野果系在柳条上。

她们手指纤长,取钱系物的手势便如穿花,月光漏过手指缝隙,柳条上的小灯耀得笑颜生花。

满桥垂灯,流光如瀑。

灯染弯桥胭脂红。

曾经镂刻在多少人美梦之端的那一夜。

铁慈仰望着那桥,停在了当地,很久。

就在朝三怀疑她不打算登桥的时候,她终于缓缓上桥。

狄一苇已经毫无禁忌地当先上桥,饶有兴致地拿起柳枝灯串,去钓底下的船娘。

船娘却不配合,纷纷娇笑着躲避,还有人嗔笑:“哎呀你个笨手笨脚的,勾到奴家鼻子了!”狄一苇也不生气,玩了一会,靠在桥栏上,东倒西歪地凑到铁慈身边,附耳悄悄道:“都说话了,都是女人,没有那位。”

铁慈趴在桥栏上,双手合拢,没有拿那柳枝灯串。

便是景致复刻,桥下河流中真的顺水而来当初的那个船娘,她也不会再抛下柳枝了。

一味沉湎过往,只意味着对未来已经丧失希望。

她只向前看。

她站在桥上,凝视着桥对面那一座酒楼,连当初她请客的酒楼都照样搬了来。

她记得那酒楼楼下曾有人说书,故事里透露了当时被困的辽东二王子慕容端的下落,此刻忽然想起来童如石曾一人在楼下听书,现在想来,这说书只怕是得他授意。

他安排说书人透露了慕容端的下落,引来了辽东人,也引来了对自己的刺杀。

有些事早有端倪,只是当时云遮雾罩,眼底只看得见那风姿魅人的船娘。

铁慈缓缓笑了笑。

目光无意中投向远处,这一处是单独隔出来的,有围墙隔开了外头的街市,此刻她站得高,看得远,便看见围墙那头,有几人在好奇地探头探脑,然后便有大奉士兵上前去驱逐。

也不知道是哪边态度不好,竟争吵起来,引起了铁慈的注意。

铁慈目光一凝。

她看见了一个熟悉的人影。

……

戚元思站在围墙边,面具已经掀开,正焦头烂额地拉着娜仁阿雅的衣袖,不住地道:“行了行了,够了够了,走吧走吧……”

娜仁阿雅动作坚决地拉下他的手,她生得五官清晰,说话利落却并不显得暴躁,只直视着面前的大奉士兵,道:“你必须和他赔不是。”

大奉士兵横眉竖目地道:“这里是我大奉重地,闲杂人等不得擅入三丈之地,这墙上黑底白字写得分明,你们自己不看乱闯,没追究你们就不错了,还有什么脸让我赔罪?”

娜仁阿雅一步不让地道:“我们不是故意过来的,是被人群挤过来的。你这墙不是黑底白字,是白底白字,这大晚上的根本看不清楚。就算我们挤到墙边,那也是无心之失,你们劝诫驱赶也就罢了,怎么就能抽人鞭子,你们不怕破坏大乾和大奉难得的和平吗?”

这句一说,那士兵就冷笑一声,“和平?少拿官话来吓唬人,这破镜城当初是被我们打下来的,是你们大乾献出的降城,理应我大奉占先。这里头是我大奉陛下圈定的禁地,你们靠近,就该下狱,抽你一鞭子,算是轻的!”

他身边一个校尉模样的人,斜着眼睛看娜仁阿雅,厉声道:“就是这个道理,走开!再罗唣,先拿了你!”

戚元思本来在一边劝解,他出身盛都豪门,以往也不是个息事宁人的人,只是这破镜城情况特殊,如今又是开城庆典的第一夜,他不愿意为了他生出些不和谐的事情来,将来让陛下难办,因此一力拉着较真的娜仁阿雅。

但听见这些话,他的手忽然便松了。

随即他将娜仁阿雅往后一拨,自己站在了她面前,指着对面的大奉士兵们道:“破镜城从来不是降城,是我大乾领土,应贵国陛下所请,我国陛下才同意与大奉合作,建设此城。当初议和是你们提议的,要建设破镜城也是你们先说的,往城中源源不断投入也是你们自愿的。现在来装什么人王?破镜城划分南北,东西两市,大乾大奉各占一半,谁也越不过谁去,硬要分高下,那也是我主你宾!你家陛下又是凭什么单独在城中划地?那今日我也要代我家陛下于此城划地!”

他伸手一指,在身周画了一个圈,道:“这是我家陛下所圈之地,也请你们滚远一点!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