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辞天骄 第75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次遭生死之险,危在旦夕。国不可无储君,请太后令太女九卫出京。”

他咚地一声磕下头去。

陛下下跪,群臣自然不能坐着,所有人立即站起,在地下跪了一溜。

萧次辅也只得跪着,跪下之前给了妹妹一个眼色。

就连太后也不能坐着了,大乾宫律,皇帝地位其实是尊于太后的,只有逢年过节,太后圣寿等日子,才会给太后磕头。

她站起身来,忍住怒气,道:“皇帝这是做什么!慈儿难道不是我的孙儿吗!你们这样,吵得我头痛!”

说完她捂住头,匆匆便走,皇帝在她身后喊:“太后,静妃还在广场跪着呢!”

太后一个趔趄,匆匆走了。

萧次辅最先起身,来搀皇帝,皇帝一转头看见是他,眼底怒火一闪而过。身子一歪,倒在萧次辅身上。

萧次辅只是做个样子,没想到皇帝压过来,皇帝身形高大,比干瘦的他结实多了,这一压,萧次辅站不稳,哎哟一声摔出老远。

皇帝袖子一甩,怒道:“萧卿,你这是有何不满,想要暗害朕么?”

萧次辅:“”

贼喊捉贼!

娘的腿好痛!

那边太后匆匆回宫,李贵急急追上去,却不妨忽然肚子痛起来,想着别不是先前喝了杯底下人孝敬的冰饮子坏了肚子,只好先去恭房,又命正在眼前的一位慈仁宫副管事太监伺候着。

太后回了宫中便要卸了钗环休息,那副管事太监亲自上来伺候着,平常这人不常进太后的内殿,没想到这人一手的好梳头功夫,手下又轻巧柔和,卸了钗环,给太后梳了个方便睡觉头发又不会乱,还很好看的发型,手指在发间穿梭的时候用了点巧劲儿按压,太后的偏头痛都被缓解了很多。

人舒服了,心火也就散了点,太后坐在镜子前,想着方才发生的事,心里明白这回扣不住太女九卫出京了,但是又怕给了铁慈兵力,到时候天高皇帝远的闹出什么大事来。

她在那里沉思,随口问:“以前没怎么见过你,你是哪里提拔上来的?”

太监笑嘻嘻地道:“奴才原是内仪监的,去年刚升了娘娘殿里副管事,掌外院洒扫杂务,等闲没那福气进殿伺候您的。”

“内仪监的,难怪梳一手好头发。内仪监的人,听说多半出身不错?”

“谢娘娘夸赞。奴才家早年也算薄有家底,后来家道中落,和兄弟二人,一人入了九卫,一人便进了宫。”

太后听见九卫,心中一动,道:“九卫的人员倒杂。”

她记起九卫里还有不少萧家派系的人。又问了太监的出身。果然,那太监出身的小官家庭,七扯八弯,也算是萧家门下。

不然也不能进她的慈仁宫。

太监弯着身子,小心地将她的白发编进辫子里去,柔声道:“九卫是个清闲活儿,都是咱们的自己人,太女日常也不启用,奴才那弟弟,总嚷嚷着想要换个地方,奴才知道了,教训了他一顿,能进九卫已经是太后的恩典,怎可以得陇望蜀的”

他说话轻轻娓娓,太后听得舒服,心中渐渐也想明白了。

九卫组成成分可杂得很,铁慈日常在盛都都不敢启用,如今便派到她身边,她如何就敢用了?

把九卫弄过去,还可以监视或者控制她的行动呢。最起码以后可别再发生滋阳这样的事了。叫她邀了好大的名声去,今儿看见群臣那震惊赞赏的眼光,看了叫她堵心。

若是还不听话,那九卫里还有

她想起之前在九卫的布置,脸上神情渐渐舒展。

有那人在,就算是皇帝和皇太女非要把九卫弄去是有什么野心,也做不成事儿。

反而容易偷鸡不着蚀把米。

身后太监微笑着拢起她的发,太后忽道:“传次辅来慈仁宫吧。”

太监笑着应了一声。

一个时辰后,着令太女九卫出京,驻海右滋阳的命令,便出了宫门。

大殿前广场上的静妃,才由人慢慢扶起来。

大殿之巅有个人站在那里,明黄袍子,看见她起来,遥遥一笑。

静妃忽然就想起那日也曾在太后膝前一跪,出门后看见的陛下气急败坏的神情,和太女微带失望的目光。

她觉得心里茫茫然的,并不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,却忍不住红着眼眶,也一笑。

铁慈背着一个小包袱,站在跃鲤书院高大的牌坊前。

书院的选址多半依山傍水,所谓师法自然,从这座高大的汉白玉牌坊下看过去,可以看见整座书院呈串联式排列,中轴正对着青阳山最高的山峰,牌坊后的广场后,便是一座书院最重要的讲堂,黑底金字书“明伦”二字。讲堂左侧藏书楼藏书浩瀚,右侧祠堂拜祭先圣,飞檐斗角挑着群山间分外清透的日光,再后面便是斋舍,餐堂,武场等地,若是从空中俯瞰,便可见群山环抱之间,白墙灰瓦的浩浩建筑群左右对称,如翼凌云。

赤雪丹霜和沈谧都站在她背后,一起土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