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08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这是他要送给咱们初一的见面礼,叫您好生替初一收着。”

如玉接了过来,两只圆头圆脑,象牙雕成的小象。象者,吉祥、喜相。他这彩头倒是不错,如玉一笑,接过两只小象手捧着进了屋子。

初一一见如玉便不肯再在蔡香晚怀里呆,扭着脖子屁股远远伸了两只手。叫张震耽搁了许久的功夫,孩子早就饿了,一颗毛发卷卷的小脑袋在如玉胸前拱着,急着要寻粮袋。

如玉支走了安康,叫丫丫关上了门,和蔡香晚两个在床沿上坐了,撩起衣襟来给孩子喂奶。两妯娌本是无话不谈的,分开一年,再见面仍还亲切无比,相视着一笑,蔡香晚抢声道:“自打你走之后,我一直抱着他不曾放下,擦屎又擦尿的,瞧瞧,亲娘一回来,他连看都不肯再看我一眼。”

发玉道:“要不怎么说孩子还是得自己生了?”

她低声问道:“大嫂与大哥两个,如今到底是个什么状况。我上午在慎德堂看大嫂一脸的风轻云淡,那花剌公主的事,她果真不放在心上?”

蔡香晚连连摇头,撇着嘴道:“据我所知道的,大哥人虽回来了,一直没跟大嫂见过面。大嫂仍还是如原来那般的过日子,似乎也没有因为大哥的复活而格外高兴,也没有因为他另娶了花剌公主就伤心。

她的城府咱们比不得,夫妻之间的事情也不容外人多说,且看着呗。”

新帝并不在福宁殿起居,而是住在旁边新建的勤政殿中。殿外传召处,当朝宰执姜世恩父子俱在,除此之外还有六部几位实权侍郎亦在随同等待,见张君自殿外疾步走了进来,姜世恩情声暗诽:小王八蛋,心机远在他老子之上。

若永国府没有这家伙,分分钟灰飞烟灭。可若是没有他,赵宣也不可能在赵荡两座大营的虎视眈眈之下登上皇位。

姜世恩本想拢他做孙婿,谁知阴差阳错,如今他位更低一辈,遥遥见了便在拱拳:“钦泽见过太/祖父、祖父大人!”

在一朝文武眼中,姜世恩父子是凭借着将孙女嫁予张登,才能换来永乐府一系支持的。所以随着张君这一声喊,浩浩荡荡十几个文臣,面上颜色十分好看。

姜顺颇有些挂不住,伸了手道:“皇上一直在等你,既你来了,咱们一同进去。”

赵宣虽为帝,但远没有他父亲的气势。他深陷在龙椅之中,眉头紧锁,面色青黄,眼看快入四月的暖春了,龙袍还是棉里。坐在那里,连男子该有的阳刚之气都没有,更遑论天子龙阳之气。

他积蓄了许久的怒火,在张君甫一进殿便将几分奏折扔到了地上:“钦泽,你们永乐一府,待朕有再造之恩,朕一直怀恩而自谦,但你瞧瞧你大哥张虎在外都干了些什么!”

张君三月未归,先在御案前行过大礼,顺便捡起那份奏折草草扫了一眼。隔壁张享府上的长子张虎,一直在夏州守边,这分折子参奏他在夏州时擅自从地方官手中征调救济粮草,杀平民以冒充金兵,谎报收复失地,以此而向朝中请功,请赏请封。

张虎的为人,张君还算比较了解。性格粗糙,但为人诚实,张享夫妻教子有方,他绝计不会干这样的事情。

赵宣如今应当还不敢动永乐府,一进门就发难,他必然有所图谋。张君合上奏折,摆到御案上,后退两步道:“边关将士中,杀平民而报军功,谎失地而讨粮草不在少数。臣以为此风不可长,无论他是谁,皆该严查不怠。”

姜顺父子本以为张君必定会替张虎辩驳,才授意皇帝有此一逼,谁知他风轻云淡,说查就查,一下倒叫他们有些措手不及。

二人抬眉俱去看赵宣,要看赵宣如何应对。

赵宣起身转出御案,捏着拳管轻咳,走起路来像一抹魂魄般轻盈,踱到张君面前:“此事暂且按下不议。你在路上时,朕就曾传快书一封,想必你也看到了。如今花剌愿意退兵至黑水河后方,将原本属于亡国西夏三分之二的土地,皆划归到我们大历来。

但他们有一要求,便是要请尊夫人回一趟娘家,花剌国主安达欲以公主之礼而迎,只为她能回趟花剌,朕特恩准你全程陪同,为防路途有异,也为扬我大历国威,朕特准张震张指挥使带五万大军随行,共赴花剌,你看如何?”

御案后常设屏风,随着季节变风,材质与图画皆有不同。如今三月春暖,屏风换成了紫檀镶框的粤绣,图为九龙腾海。阳光自殿外照洒进来,屏风后隐隐端坐一位妇人,不必说,能屏风听政的,除了姜皇后再无她人。

先是加封郡王,再将他和大哥张震调离京城,叫他们远赴花剌,再然后弹奏并拿下张虎,张登永乐郡王的异姓王位还未坐稳,只怕就得叫姜顺父子拿下大狱,千刀万刮。

而能出这妙主意的,除了姜皇后也再无她人。

一廷文臣,除了张君,全是姜顺一脉。永乐府如果再没有一个得力的文臣,那怕手握重兵,最终也得叫这帮文臣们玩死。

张君微挑了挑眉,在赵宣的注视中前走两步,朗声问道:“皇上可知道瑞王赵荡去了何处?”

赵宣眉头深皱,扶着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